鐵芯磁性材料的磁化,其實質是材料受外磁場的作用,其內部磁疇結構發生變化。沿外磁場強度方向上的磁化強度。當外磁場強度改變時,與其相對應的磁化強度也發生改變。
由大多數鐵芯的磁化曲線表明,從磁中性狀態磁化到磁飽和,整個磁化過程要經歷疇壁位移過程和磁疇轉動過程。在低磁場強度下,一般是以位移磁化為主,而在高磁場強度下則以磁疇轉動為主。
根據磁化曲線的變化規律,磁化過程在一般情況下,可以分為三個階段,分別是弱磁場范圍是可逆疇壁位移;中等磁場范圍是不可逆疇壁位移,即有巴克豪生跳躍發生;較強的磁場范圍是可逆的磁疇轉動過程,隨著磁場增加而逐漸趨于磁飽和。
無論是疇壁位移磁化,還是疇轉磁化,在外磁場作用下,磁化從起始狀態轉變到另一個磁化狀態后,當去掉外磁場時,這個磁化狀態既不是按照原來同一路徑,又不回到原來的起始磁化狀態。當勵磁電流產生的磁場對變壓器鐵心進行磁化結束以后,磁通密度不能跟隨磁場強度下降到零;磁通密度與磁場強度相差一個相位,這也是鐵芯材料的獨特性能。
鐵芯在磁場作用下磁化到飽和,再將磁場單調地減小到零,并假定磁場閉合,無退磁場影響,由于磁滯現象的存在,鐵芯的磁化狀態不能恢復到磁中性狀態,而保持一穩定的磁化強度,為剩余磁化強度。

蘇公網安備 32020502000369號